这一年多时间,我跟很多朋友,其中有房地产开发商、有营销经理、有政府部门的官员、有媒体同行、也有商品房消费者,谈过衡阳商品房的供需矛盾问题。我就像一个“忧天”的“杞人”,也像一个“喋喋不休”的“怨妇”,不停地诉说着“衡阳商品房供需矛盾在不停地拉大”。
当然,我没有去做细致的调查统计,我只是凭着自己行走在这个江湖,这个江湖给予我似乎越来越清晰的印象。所以,很多人对于我的论调都不以为然,而其中逐利的开发商更嗤之以鼻,新项目开发建设不亦乐乎。
我原来的观点以为:一方面,走马衡阳城市,到处都是房地产项目在开发建设,而且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规模大,楼盘数量之多、商品房体量之大、增长速度之快,引人侧目。另一方面,在房产税风声渐紧、反腐雷霆万钧的社会背景下,原本是房产消费主力的公务员以及改善型消费者,正以我们看得见的速度在退出市场,“供涨需消”之间,市场的供需矛盾焉有不扩大之理?
这是一个简单的推论。人们对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农村人口进城等刚需的房产消费潜力,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心与信念。当然,支撑这一点的,还有各个楼盘都还有不错的消化业绩。
于是,我的担忧便被当成了一个笑话。
说真的,我也唯愿自己的担忧是一个笑话。
供需矛盾,被吹大的“气球”
前些日子,一个媒体同行在微信中给我发了一条信息,信息的内容如下“据衡阳房地产数据中心统计,截止2014年5月18日衡阳市商品房存量已经突破500万方,可售套数约4.7万套,而同期北京市的存量房达到历史新高为7.5万套,衡阳约为北京的六成。2014年1月1日至5月18日,衡阳市共销售商品房(住宅与非住宅)105万方,平均每个月消化19万方,500万方的库存按此速度够衡阳消化26个月。”
说实话,看到这条信息我的第一印象很震惊,内心突然就冒出这样一句话“没想到衡阳商品房的供需矛盾已经这么大了!”我以为这条信息是内部的一种交流,比较神秘,所以这位朋友才会以私信的方式发给我,所以我也同样非快地以私信的方式转给了几位房地产开发商。
然而,在后来朋友圈的浏览中,我数次见到了圈内朋友对这条信息的转发。至此,我才明白,原来这条信息已经以小众的渠道进行了大范围的扩散。看朋友们转发这条信息引出的评论,我也知道所有人和我一样,对于这条信息都很震惊。而其中很多人显然还有一种看热闹的情绪。
此时,我反倒有了一些思考。在脑海中把自己对于衡阳楼市的一些了解过了一下,我知道这组数据应该不会是它述说的那样简单。于是,我给前面发了私信的开发商朋友追加了一条信息:“数据应该有些问题,我调查一下再告知。”
我给信息中所提到的“房地产数据中心”(本为衡阳市房产管理局的“房地产信息中心”)钟熙荣主任去了电话,钟主任就这组数据详细地向我做了一个解释——数据确实是他们中心的后台数据系统统计出来的,数字也没有错,然而却存在表述上的片面性。数据中所指的500万平方米存量,是指办理了预售但没有网签成交合同的所有商品房。这个里面就有两个问题,一是网签具有一定滞后性;二是包含了商业地产和车库、地下停车场的所有商品房物业。钟主任说,商业地产和车库、停车场的体量是很大的,因为很多商业地产项目,开发商都会持有相当大部分不对外销售,而车库、地下停车场的销售比例就更少,存货更多。
我把这了解到的信息发在微信朋友圈,希望能起到正视听、引思索的作用。
做一些调查,正一下视听,不是说我要为衡阳商品房的供需矛盾做一个扭负为正的解说。而是我觉得如果真得像信息说的那样,给人们传递出一种大厦将倾的概念,既有违事实,也不符合我自己“供需矛盾在加大,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达到很危险的境地”的认识。
那么,我做了一种假设:假设这统计出来的500万库存打个对折,商品住宅的库存为250万平方,按照这两年衡阳商品住宅的消化水平,这250万需要一年的时间。也就是说,假设从5月18日起衡阳不再新批预售,到明年5月18日,衡阳市场都会有房子卖的。
当然,这只是一种假设,也是一种说笑。可以肯定,在今年接下来的7个月时间里,保守地估计衡阳城区还会有至少200万平方的新批预售商品住宅。450万的供应量,乐观地估计会有250万的消化量(全年乐观预计350万消化量,至5月18日消化105万),除去商业地产物业消化,供销比基本会达到2:1。
我手里面还有年初做的一份市场调查,被调查的32个大大小小的楼盘(都是住宅),它们今年的供应量总额超过了300万平方。
这个数据,当然是我用来一定程度佐证前述数据的。
供需矛盾,被吹大的“气球”
我想要表达的还有:随着时间的推进,商品房市场还有很多的楼盘要上市销售,商品房的供应量还会持续加大。而从长远来看,更令我对衡阳商品房供应量担心的是,一方面开发商手中握持有仍然相当多的存量土地要开发;另一方面,本届市委政府提出的三大城市工程,即来雁新城、滨江新区、东洲岛综合开发,其浩大的规模,无疑将产生更多的商品房供应。
我所担心的问题在于,供应量的快速大幅增长,是否有相应的消化能力来承载?又做一个假设,假设衡阳城区未来人口增加100万,大约30万户家庭,假设他们都会在这十年中买房,即未来衡阳城区住房需求量是30万套,假设这些全部都购买新建商品住宅,约3000万平方米。这是真正的刚需。改善型需求量,我们应该要把二手房供应量进行一个冲抵,也就是说改善型需求量与原住民的刚需量应该要是一个大致的相等。(一方面,有房的市民未来应该不会持有多套住房,二来城市住房梯次消费以及二手房市场的活跃)。按照当前衡阳每年的住房去化水平,新建商品住宅的潜在需求量与实际消化量大抵旗鼓相当。问题在于,未来十年,衡阳的新建商品住宅会只这个数吗?如果以现在这样的开发供应增长速度?基本可以肯定供需要差距会持续扩大。
这个假定,当然只是我一点非常非常粗浅的想法,肯定存在许多漏洞,朋友们看到这里,不妨用你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,去重新假设一下。
文章的末尾,我还想说一下自己的另一个观点:国家的宏观调控中说,有些城市的房价虚高,其重要原因在于供应量少,物以稀为贵嘛。那么,很多人说衡阳房价一直没有大幅升上去,是不是因为供应量大呢?如果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,那么衡阳房价会不会还会跌呢?业内又都说衡阳房价是“成本推动型”,如果房价下跌,衡阳楼市又是不是真的危险了?
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